近紅外光(Near Infrared,NIR)是介于可見光(ⅥS)和中紅外光(MIR)之間的電磁波,按ASTM(美國試驗和材料檢測協會)定義是指波長在780~2526nm范圍內的電磁波,習慣上又將近紅外區劃分為近紅外短波(780~1100nm)和近紅外長波(1100~2526nm)兩個區域。
近紅外光譜屬于分子振動光譜的倍頻和主頻吸收光譜,主要是由于分子振動的非諧振性使分子振動從基態向高能級躍遷時產生的,具有較強的穿透能力。近紅外光主要是對含氫基團X-H(X=C、N、O)振動的倍頻和合頻吸收,其中包含了大多數類型有機化合物的組成和分子結構的信息。由于不同的有機物含有不同的基團,不同的基團有不同的能級,不同的基團和同一基團在不同物理化學環境中對近紅外光的吸收波長都有明顯差別,且吸收系數小,發熱少,因此近紅外光譜可作為獲取信息的一種有效的載體。
近紅外光照射時,頻率相同的光線和基團將發生共振現象,光的能量通過分子偶極矩的變化傳遞給分子;而近紅外光的頻率和樣品的振動頻率不相同,該頻率的紅外光就不會被吸收。因此,選用連續改變頻率的近紅外光照射某樣品時, 由于試樣對不同頻率近紅外光的選擇性吸收,通過試樣后的近紅外光線在某些波長范圍內會變弱,透射出來的紅外光線就攜帶有機物組分和結構的信息。通過檢測器分析透射或反射光線的光密度, 就可以確定該組分的含量。
隨著萬木愈加蔥蘢,林業資源調查工作卻犯了難,人力物力缺乏導致調查力度不夠,林業資源時刻變化導致統計工作難度大等問題時有發生。隨著激光雷達的發展,林業資源的調查管理工作變得更加現代化。飛燕遙感通過兩套激光雷達設備,完成了安徽省具備不同代表性的9個縣的森林資源調查工作,獲得了安徽省測繪地理信息科...
近日,飛燕遙感喜中2023年安徽省機載激光雷達點云項目,中標金額6,797,300元。 此次中標項目內容為完成池州、黃山測區的激光雷達點云數據獲取及DEM/DSM制作,范圍覆蓋安慶市(迎江區、大觀區、宜秀區)、池州市(貴池區、東至縣、石臺縣)、黃山市(徽州區、屯溪區、黟縣、祁門縣、休寧縣、歙縣),面積約1590...
實景三維是對人類的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進行真實、立體、時序化反映的數字虛擬空間。實景三維數據按建設內容分為地理場景、地理實體和物聯感知數據,常用的有遙感影像、三維地形、傾斜攝影三維模型、建筑模型、道路模型等;按幾何精度分為地形級、城市級和部件級實景三維模型。
電話:15005176088 (總經理熱線)
郵箱:frank.zhao@feiyantech.com
傳真:025-83226189
地址:南京市玄武區紅山街道領智路56號星河World產業園3棟8樓
微信公眾號
總經理微信
版權所有:飛燕航空遙感技術有限公司 ? 2019 備案號:鄂ICP備19029994號-1 蘇ICP備20022669號-1 鄂公網安備:420106020021194號
簡體中文/English